广州专业进出口报关、保税区仓储、运输
一步到位,全程服务,攀越一切贸易障碍
图文展示
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020-82224799
QQ:2355783789

相依61载 广州城与广交会情缘深几许

2017-04-14 17:45来源:广交会广州进出口黄埔报关作者:广交会广州进出口黄埔报关网址:http://www.gztradeco.com浏览数:92

琶洲展馆很大气,即将到来的121届广交会正密锣紧鼓布展中 金羊网记者陈秋明摄


追寻旧迹探问新计


广交会四次易址,广州也得以一次次成长……“第一展”如何继续稳健走下去?城中有识之士各抒己见。


121届广交会本周六将在琶洲展馆开幕。本期《经典日历》我们致敬广交会。1956年,一场全国性的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举办。此后,这一展会被冠以“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”之名年年举办。这就是广交会。


在改革开放前,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;改革开放后,其不再是“唯一”,但依然维持着“中国第一展”的繁荣,被誉为中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。


广州这座城,与广交会相依相伴。四次易址,让广州一次次成长。流花湖畔、琶洲江边,这些曾是广州近郊的地方,因广交会的落户逐渐成为城市的中心。除了展会本身,每年春秋两季会期,是一些广州商家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时节。


走过61年的岁月,广交会值得被致敬!


今昔对话


相依相携,广州城和广交会一起成长


“在文化公园里挂个横幅就开始了。”广交会第一代外贸业务员梁永淞,此前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,介绍了广交会及前身的艰难起步。


“1956年,广东省外贸局向中央建议,在广州举办一次全国性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获得批复同意。”据《广州城记》记载,这场1956年在流花地区原中苏友好大厦举办了两个月、汇集了当时我国主要出口产品近万种的交易会,吸引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来访,累计5000万美元销售额。


1957年4月25日,这个被指示“要继续办下去”的交易会,被冠以“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”开办。这届交易会也被正式定为“第一届”。从此,这个一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的“第一展”,扬帆起航。


可以说,广州城与广交会是一起长大的。两者的情缘,我们仍然借由代表老广州的“昔昔”与代表新广州的“今今”两个人物的对话,来窥探一二。


今今:广交会在广州的会址,多次易址。每一次广交会“搬家”,广州也因此成长。


昔昔:是的,头两届的广交会都在流花地区的中苏友好大厦举办,第三届则搬到海珠广场旁的侨光路陈列馆举办。1958年秋交会,周恩来总理关注广交会馆址问题,“展馆太小了,应建一座大馆”。于是广州花了9个月的时间在海珠广场另一头的起义路又建设了起义路陈列馆。可惜这两个馆加起来很快又不够用了,1968年广交会“借用”了草创地文化公园的谊园作补充展区。由此可见,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,广州的建设中心在海珠广场和文化公园一带。


当然,这个“家”还是太小了。上世纪70年代初,流花路展馆在中苏友好大厦附近开建,1974年3月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流花展馆建成马上投入使用。这个“家”连同广州火车站、改扩建的东方宾馆、新建的中国大酒店等建筑,合组羊城八景“流花玉宇”,让流花地区由近郊迅速走向繁荣。


今今:流花展馆这个“家”让广交会“住”了29年。可我们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,18万平方米还是“小”了。


昔昔:是的,后来广州又想办法给广交会找新家了,这回瞄准了珠江边当时同样是近郊的琶洲地区。至2002年,首期建筑即达37万平方米,总投资达37.09亿元的琶洲展馆落成。2003年秋交会起,广交会同时使用流花和琶洲两个馆,至2008年秋交会起,广交会整体迁入琶洲新馆举办。流花展馆,结束了34年的广交会使命。可以说,广交会不断给广州造“新城”。


经典场景


春秋两季,“广交会现象”在你身边


广州城与广交会息息相关,广州人也与广交会息息相关。这些“广交会现象”,身为广州市民的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——


酒店机票火爆:每年春秋两季广交会,广州的酒店价格总会涨到一年中最高的时候,庞大的入住需求刺激着价格走势。与此同时,期间机票需求也会紧张,价格随之上涨。


大小商家迎宾:每当广交会进行期间,广州各大商户乐于悬挂“欢迎×××代表团入驻”的横幅以显示自己与广交会的密切联系。如果你持有采购商或参展商的证件,你在广州“买买买”,大部分商场都会给予打折优惠。不少大型连锁食肆也对广交会参会证件持有者有价格优惠。


全城交通动员:广交会期间因聚集大量客流,广州交警部门会在广交会期间全员上岗疏导琶洲交通,力保展馆周边交通顺畅,并滚动发布即时路况。


城事众议


走过61年,她如何继续繁荣下去?


走过61年,一个“广”字诠释了广交会与广州这座城的密切关系。广州城中不少学者认为,广交会与广州,两者发展密不可分。


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谈锦钊认为,国家选择广州作为“第一展”的举办地,和广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定位不无关系。“千年商都,常年是对外开放及对内交流的交汇地。”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、中国城市规划学学会会员胡刚认为,广州和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也离不开广交会的影响,制造业外贸企业在广州及珠三角的发展,离不开广交会提供的信息及贸易支撑。“广州许多酒店、商场、饭店、道路、机场、高铁……皆因广交会的需求而建设或扩建”。


“可以选择的展会,现在比过去多了。”从2001年起就带领自己的玩具企业参加广交会的企业家罗先生表示,如今不少专业展会的兴起,如专业的玩具展,一定程度上分薄了企业参加广交会的精力。官方数据透露的广交会交易额下降,已可反映这种现象。


“要从宏观上去解读这种下降。”胡刚认为, 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的成交额达到当年全国外贸业务份额的45%。踏入近年,广交会的交易额只占全国外贸业务份额中较低的比重。他认为这反映了其他途径进行外贸的比例增加,侧面也反映了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。



“我们一直处于共存的关系,而不是对立面。”在一家国际电商平台工作的黎先生表示,他所服务的电商平台,今年还会一如既往参加广交会,“电商卖的东西也是从制造业和贸易商处获得的。”黎先生指出,通过广交会搭建的平台,电商可以面对面与贸易伙伴洽谈,这点很重要。


走过一甲子的广交会,如何继续繁荣下去?谈锦钊认为,广交会姓“广”,展会和广州本地深度交流融合是至关重要的。“不能仅仅办个商品交易会,可以融合其他资源。”他指出广交会应与广州的旅游、文化等资源相结合,甚至直接把这些资源搬入展厅。


“可能不少广州本地市民,都没有进过广交会吧。”罗先生表示,目前想以买家身份进入广交会,门槛还是高了些。罗先生认为广交会吸引力依然很大,他建议适当降低门槛,让更多中小企业甚至个人进入会场。


“广交会是国家的一张名片,也是广州的一张名片。必须继续办下去,必须继续办好。”胡刚说。


  欢迎浏览攀越国际贸易官网http://www.gztradeco.com,咨询广州进出口报关报检、黄埔报关、南沙报关、广州保税区仓储、广州保税区一日游、珠三角厢车拖车运输、全球门对门贸易服务、代理国内国际海运空运等业务,请致电24小时直线:020-82214316